“安心”護腦——市人民醫院成功開展全市首例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
新聞來源:心血管內科 王丹 發布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1-09-24 點擊量:6040次
9月11日,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團隊在外院教授全程指導下,成功完成馬鞍山市首例房顫射頻消融術+左心耳封堵一站式手術,標志著醫院在房顫治療與心源性腦卒中預防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能夠為廣大心臟病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
非瓣膜性房顫患者,90%的血栓來自左心耳,左心耳封堵術(LAAC)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微創、低風險、成功率高的介入手術。手術時,在患者股靜脈處穿刺并插入導管,進入心臟后進行精準定位,在左心耳處釋放一個外表覆有膜的草莓型封堵器,將左心耳牢牢封住,從而消除左心耳形成血栓的隱患,達到預防中風的目的,大大降低房顫患者長期服用抗凝藥物的風險。
42歲的韓先生年富力強,卻已經飽受疾病的困擾。除了患有持續性房顫心臟疾病,還曾經患過腦梗塞。韓先生的家人找到心內科王岳松主任團隊尋求進一步治療。考慮到韓先生患有持續性房顫,并有腦卒中病史,科室團隊經過充分討論,為其制定了射頻消融+左心耳封堵術的治療方案。經過充分的術前檢查及手術預案準備之后,為其進行了手術。整個介入手術歷時3個小時,手術過程順利,術后患者很快恢復意識,目前恢復良好已出院。
房顫是中老年人最常見的心律失常之一,根據2014中國心血管病報告,中國的房顫患者800萬以上,并且這個數字會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不斷增加。80歲以上人群房顫發病率可達10%,且隨著年齡增長發病率會逐步增高。房顫最大的危害是形成血栓,導致腦中風,且和非房顫患者相比,房顫患者腦中風的發生風險增高5倍,一旦發生腦中風,后果不堪設想。
團隊手術中
環肺靜脈隔離術
左心耳封堵術
王岳松主任團隊和專家合影
預防心源性腦卒中新技術:左心耳封堵術
相對于藥物治療,左心耳封堵術有幾大優勢:
1.降低致死、致殘風險;
2.減少出血風險;
3擺脫長期服藥定期驗血;
4.避免胃腸道不良反應;
5不用擔心忘記吃藥;
6.不用害怕食物影響抗凝;
中風是中國第一大死因,房顫病人中風風險是普通人的5倍,研究數據顯示,非瓣膜性房顫患者超過87%的腦卒中是由于血栓栓塞,而超過90%的血栓來自左心耳。房顫的首要治療目標是預防腦卒中的發生,目前國內主要抗凝藥為華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藥,口服華法林需反復監測凝血指標,且出血并發癥高,新型口服抗凝藥對患者腎功能有一定要求。左心耳封堵術的開展為房顫病人的治療提供了更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