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5日是雨季里尋常的一天,剛到醫院就下起了大雨,今天預約了兩個病人做胃鏡,在窗外噼里啪啦雨聲的伴奏下我便開始了胃鏡前的準備工作。
不一會比諾醫生也來了,他一臉笑容的和我打招呼,精神飽滿。可我們一起等待了十幾分鐘也沒見人來,比諾醫生就再次聯系了病人,一個回復因為下雨的緣故不能來。這時候的他有些無精打采,尤如這雨天的陰霾,我便詢問是否是不舒服,他深深嘆了口氣,說另一個病人他已經打了五次電話也沒有人接,再試一次吧,終于通了,得來的回復也不來檢查了。他很無奈地說:“哎,之前和病人約好八點來做核酸,結果都沒能來,人們的時間觀念真的不強。”我想他的嘆息不僅僅是因為今天的事情,還有其他的原因……
大約一個月前,有一名患者來到胃鏡室說要找中國醫生做腸鏡檢查。我不清楚朱巴的其他醫院和診所能不能完善腸鏡檢查,而門診接診的患者提供的腸鏡報告都是烏干達或肯尼亞的。但苦于這里沒有腸鏡,我們便婉拒了,但后來轉念一想,為什么我們不可以用胃鏡嘗試呢?今年捐獻的器械中有一臺新的胃鏡,那么我們可以用舊的胃鏡開展腸鏡檢查,而且現有的設備中還有一臺中國援助的一體胃鏡及主機,不都可以嘗試開展嗎?當然務必要做好檢查前的準備、風險評估等。如果成功了,那需要腸鏡檢查的有條件的患者就不需要遠行出國檢查,條件不好的患者也不會因為沒有此項檢查而貽誤病情及放棄。
有一名患者因腹痛就診,胃鏡等檢查正常,經過溝通患者也表示想進一步檢查,我們詳細告知其檢查前飲食要求、腸道準備及注意事項,安排本周三完善腸鏡檢查,可到了檢查當天患者表示沒有服藥也沒有控制飲食,那我們就重新預約到周五,也就是今天,但最終患者卻放棄了,我想比諾也是為此嘆息,感到遺憾。
今天注定沒有病人來做內鏡,我們便閑聊起來。他說起他的姐姐在美國,是個牙醫,我說你也可以去美國。他搖搖頭、笑了笑答道:“我要待在南蘇丹,我要待在朱巴,我要待在醫院,我想它越來越好,我要讓病人到這里來能看好病。我還想去中國,我要去中國學習內鏡和其他知識,中國醫療隊給了我們極大的幫助,感謝你,感謝你們……”是啊,朱巴是南蘇丹的首都,朱巴教學醫院本就該是這個國家最好最頂尖的醫院。我說:“你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要讓類似你的人多起來,當然會有很多的困難,也需要花一些時間,但我相信你!會慢慢好起來的!”他點點頭說:“One by one!”
我們聊了很多,我能感受到比諾的堅定和對醫院美好未來的憧憬。打他第一次興沖沖地跑過來說要和我學習胃鏡,我們認識快十個月了,這段時間的接觸、溝通,我也慢慢了解了他的為人和處事風格,他是一個辦事時效性特別高的人,尤其在非洲更為顯著。他學習胃鏡操作和胃鏡診斷認真而嚴謹,除去學習交流,我們還時常一起討論如何在朱巴醫院盡可能為這里的病患增加檢查方式、開展新的診療項目。在醫療隊多次努力和他的幫助下,醫院終于下調了胃鏡檢查的費用,給不富裕的患者減輕了負擔。如果是醫院員工、學生、或特別貧窮的患者,比諾也為他們進一步減免甚至免費,這些患者都千恩萬謝、感動萬分。
之前因為院內沒有病理科,所以胃鏡僅僅是檢查,縱然發現問題卻不能進一步活檢,經過努力我們找到了解決方案,聯系了院外的病理診所,每次活檢可以外送完善。今天他告訴我現在也可以在院內完成病理檢查,患者以后檢查就更為便捷了,說的時候他臉上掛滿了喜悅。
醫療隊成員因為不是本地醫生也無法購買精麻藥物,所以近些年麻醉藥品的缺乏使得醫療隊遲遲未能開展無痛胃鏡。年初我和他說起,也咨詢隊內麻醉師高鵬飛的用藥意見,比諾隨即想辦法購足無痛胃鏡需要的麻醉藥物。我們在三月的最后一天開展了無痛胃鏡,很順利。門診患者大部分是因消化道癥狀來就診的,很多有胃鏡檢查的適應癥,可每當我建議完善胃鏡檢查的時候,患者常常因為費用和恐懼而拒絕接受檢查。無痛胃鏡的開展對于抗拒普通胃鏡檢查的患者來說是福音,而對比諾醫生而言胃鏡操作培訓也受益匪淺,經過數月的學習,他操作也比較自如,但對于咽部進鏡和十二指腸部分的操作還略有欠缺,那麻醉師的“保駕護航”無疑增加了他的學習信心與動力。
無痛胃鏡檢查過程中需要一直監測生命體征,還需要供氧,我們就把隊內的制氧機帶到醫院使用,檢查房間本不大,擺上內鏡、吸引器、心電監護儀、制氧機、檢查床、辦工桌、電腦等就顯得越發的局促。此時比諾和我討論起建立氧氣通道的事情,這不沒幾天就喊來了工程師了解布局,準備裝備氧氣管道,而且還重新規劃將胃鏡室隔壁的診室改成復蘇室,他還暢想后續要安排內鏡護士來幫忙等。無論門診還是住院的患者中,罹患消化疾病的特別多,我們計劃開展一個消化專科門診,與內鏡及病理檢查相結合,形成體系,做到專病專治,盡可能地為患者解決疾苦,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希望我們能克服困難順利開診。
每次聊到對未來的展望,他眼里閃爍著期待和快樂,我想那一定是來自他內心對自己醫生這個身份的肯定,對消化專業的熱愛。他說他不想做一個“睡著的人”,不想做一個僅僅為了錢的人,我想他是一個有夢想的人,或許是為了振興本地醫療的夢想而拼搏,但在追尋夢想、實現夢想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很多困難。想做一名真正為患者而考慮的優秀醫生,是他迎難而上的初心,是他砥礪前行、不放棄的信念!“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我相信在朱巴、南蘇丹還有更多和他一樣的人們,愛著自己的祖國、自己的職業,并為之奮斗,我堅信他和他們的夢想會成真。
中國醫療隊援助南蘇丹十年了,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朱巴教學醫院會更好,南蘇丹會更好,因為“熱愛”與“堅守”,歧路終將變坦途!尤如李白詩中所言:“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順利開展無痛胃鏡(高鵬飛醫生、陳莉醫生、比諾醫生)
比諾醫生、陳莉醫生、特雷弗內鏡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