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臀底的瘡面好多了……”
小燕阿姨又來了!一個讓我們心生敬畏又頭疼的患者!但這次,她沒有那么坐立不安、面容也多了些許平和……
“按照你們在病房的護理方法,我謹記護理要點在家用心的去給她換藥,見成效了!”阿姨的丈夫頗有成就感地告訴我們……
小燕阿姨,子宮肌瘤術后十余年,復發(fā)轉移兩年多,因為腫瘤位置的特殊性,無數個日日夜夜只能采取被動體位——坐位,并且坐著的時候因為腫瘤的壓迫只能向右側傾斜,久而久之,我們擔憂的事情還是發(fā)生了,右臀底處壓力性損傷!5月初出院的時候,臀底皮膚還是指壓變白紅斑,5月29日入院卻發(fā)展成了不可分期壓力性損傷,14cm*6cm、可見腐肉、伴有滲液、傷口有潛行、散發(fā)著不可言喻的氣味……入院后,床位醫(yī)生第一時間為患者清創(chuàng),護理組請傷口造口小組會診,每天用生理鹽水為患者沖洗傷口、碘伏消毒傷口、傷口涂上藥、紗布覆蓋、膠布固定,保持患者床單清潔,氣墊床緩解受壓部位壓力,按時為患者翻身,班班交接查看患者皮膚情況……6月15日出院,6月25日再次入院后查看患者臀底處的創(chuàng)面,評定為4期壓力性損傷,可見新生肉芽組織。減少了身體的疼痛,患者的食欲明顯好轉,生活質量提升顯著。
每一個患者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個患者都有自己的擔憂和痛苦。作為腫瘤科的醫(yī)護工作者,面對這些特殊患者,我們常常心里也多了份沉重。我們努力站在病人的角度去思考問題,用心感受他們的情感,將患者視為身邊的朋友,做個有溫度的護士,給他們多一分關心,多一份理解。
安寧療護,是以臨終患者和家屬為中心,通過多學科協(xié)作模式,為疾病終末期患者提供身體、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護和人文關懷服務。它起源于臨終關懷,旨在治人而不是治病,致力于為患者提供社會、人文、情感慰藉,讓臨終者善終,失親者善別,在世者善生,讓生命更有尊嚴。治愈性醫(yī)療從來不是醫(yī)學的唯一目的,安寧療護雖不能逆轉終末期病情,但也不會消極或者放棄治療,而是給予緩和醫(yī)療,是持續(xù)關心、照顧、控制患者的不適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品質。疼痛的時候止止疼、睡不著覺的時候給予必要的鎮(zhèn)靜、腹脹的時候通通便、惡心嘔吐的時候及時的止吐……即使生命即將走到盡頭,愛與關懷依舊是最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