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因少時理想,踏入這個光榮的行業,如今,在近1年的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學習后,我更加堅定自己當初的理想與擔當。
2022年10月我正式成為一名兒科住培醫師,積極參加科室及醫院組織的小講課、教學活動、業務學習、疑難病歷討論等,學習掌握各科室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原以為整個住培期間都會以這樣的節奏結束,但2022年12月疫情開放,在我的工作內容里增添了獨特而濃重的一筆。持續3年的新冠疫情終于宣布結束固然是個好消息,但是疫情管控的放開也意味著每個人都可能感染一次新冠。生病人數突然的暴漲,讓醫院門診、住院病房都人滿為患,這不管是對國家還是我們醫務人員,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門診、病房的咳嗽聲此起彼伏,整個醫院都籠罩著沉重的氛圍,醫護人員也被超負荷的工作量及隨時會感染生病的風險所沖擊。我緊跟帶教老師,聽從科室、醫院領導安排,無懼風險,從未退縮,始終堅守在一線,做好本職工作,和其他醫護同事一起,為寶寶們的健康與安全沖鋒陷陣。在這期間,我也真正領會到無私奉獻、勇往直前精神的內涵。
住培期間,我不僅僅精進了專業知識與技能,積累了醫患關系處理的經驗,更提升了自己的政治理論素養。二十大期間,我積極關注,認真學習二十大精神。二十大報告指出,十年來,我國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醫療衛生體系,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作為一線醫護人員,我深切感受到黨和政府對醫療事業的關心與保障,以及對兒童健康問題的重視。一直以來兒科醫療資源的緊張、醫護人員的短缺都是兒科發展的最大障礙。黨和政府將關心落地,目前兒童專科醫院的數量明顯增加,兒科醫生的人數也在逐年增加。
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完善人民健康促進政策;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由于成長于農村,我很小就知道“看病難”。現在看到國家醫療水平發展如此迅速,在鄉鎮百姓也可以很好很快的就醫,我不禁感慨生在華夏,何其有幸!祖國強大,國人之幸!作為新時代青年,作為醫療行業的新血液,我將擔起屬于自己的使命,在新征程上踐行發揚二十大精神,為健康中國醫療建設,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習近平總書記說道:“當代青年生逢其時,施展才干的舞臺無比廣闊,實現夢想的前景無比光明。”作為一名光榮的兒科醫生,我將以二十大精神為引,延續住培期間的工作狀態,努力提高醫療專業能力與技能,提升為人民群眾服務意識,不斷鉆研,開拓創新,為傳統醫療賦予現代科技的魅力與活力。
我知道,未來的職業生涯充滿了挑戰和未知,高強度、快節奏的臨床工作和各方壓力都是我將要面對的嚴峻考驗。但我堅信“守得初心方始終”,治病救人就是我的第一使命和最高理想。我將和其它醫護小伙伴們一起,緊跟黨的步伐,扛起屬于我們的歷史使命,立足本職崗位,樹牢勤奮敬業的務實作風,為兒童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屬于我們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