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時間流逝的詞匯有很多:時光荏苒、光陰似箭、白駒過隙、時光飛逝……轉眼間一整年過去了,初到朱巴時的情景猶在眼前。一年來援外工作生活都穩穩當當,隊內氣氛融洽,不知不覺就迎來第二個中秋節。中國第十批醫療隊抵達后,倒計時便真的開啟了。恰逢中秋又接近返程,似乎內心的思念越發濃郁。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中國的詩歌賦予中秋濃厚的情感,月亮也被賦予了“團圓、思念、美好”的寓意。回想漢語橋的課程,我當時準備了李白的《靜夜思》,和非洲的朋友們講述了詩的含義、教他們吟唱、學手勢舞,大家都學得很認真、充滿熱情。朱巴并非都是本地人,也有來自周邊國家的如烏干達、肯尼亞、蘇丹、埃塞俄比亞等,或許在那一刻他們都更加想念家鄉。“萬里無云境九州,最團圓是中秋”,同一個世界、同一個月亮,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承載對祖國、家鄉、親朋好友的思念,在異國他鄉人們的思念也在月光里復加。
說到中秋節,我會想起兒時瞭望的那片星空:明朗的月亮、皎潔的月光、幽香的桂花、剛入秋的涼爽,家人一起賞月談天說地話家常。每個節日都有它的來歷和美好神話,說著有關中秋節的由來、月亮的傳說、月餅的來歷、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藥……唯美的故事里包含了古老中國的智慧。中國人還會用美食賦予節日具體的感受,我想起那些香甜可口的美食:月餅、石榴、螃蟹、菱角、芋頭、板栗、棗兒、葡萄……不同的節日會有不同的食物,豐盛富有特色的食物反應著人們的美好生活。家人一起賞月,精神放松、愉悅,和諧而溫情。
中秋節在國人心目中可能是僅次于春節的節日,是團圓安定的時刻。中秋明月充滿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冀、人與自然的和諧,預示著圓圓滿滿。想來醫療隊援助南蘇丹已經十載,大使館、中資企業的員工、自主創業的中國同胞們,每一個背井離鄉來到非洲這片土地的人們,想必在中秋佳節會愈發思念故鄉。昨天我們第九批援南蘇丹醫療隊榮譽證書授予儀式在中國駐南蘇丹大使館舉行,感到極其榮幸。感謝十年來先驅者的付出、十年的堅守,聚沙成塔,十年的積累得到了認可與肯定,在中秋節來臨之際顯得更為珍貴。
借中秋佳節我祈愿南蘇丹越來越好,黑暗中也有月光的照亮與指引;借中秋佳節表達對家鄉、家人、朋友的想念,我們不久便會相見;借中秋佳節祝愿我的祖國日益強盛,和諧、安定!